科幻,向文学舞台中心迈进(下)
    更新时间:2015-10-23     浏览次数:0

主流文学杂志《山花》从2015年10期开始连载张颐武、徐勇、郑军合作的《科幻文学与当下中国笔谈》。本网将郑军的原作分两次发表,供大家参考。原作名为《科幻,向文学舞台中心迈进》。


 

 


 

 

从九十年代开始,一大批科幻作家掘起。刘慈欣是这个阶段首位被文学界广泛关注的作家。其实,他的第一部长篇就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在主流文学出版和评价体系里没造成影响。后来刘慈欣的作品由《科幻世界》杂志社进行操作,包括他的代表作《三体》。
 

刘慈欣的作品取材于基础科学知识,或者技术预言。如巨大的太阳反光镜,贯穿地球的隧道,超引力制造的巨浪等。这些单纯从知识出发的构思很吸引较纯粹的科幻读者,却未必受一般读者重视,直到《三体》改变了这一局面。这个三部曲讲述了一个外星入侵的故事,离地球四光年的三体文明面临毁灭,遂向地球发起规模庞大的征服活动。
 

虽然《三体》成为科幻界与一般读者都喜爱的作品,但两者的评价有很大不同。科幻迷喜欢刘慈欣基于科技知识虚构的精彩情节,如二向箔、基因导弹、掩体计划等,但未必接受其小说主题。一些科幻作家认为,科技进步必然带来道德进步,如果外星人拥有比人类高级那么多的科技,不可能如此有侵略性。
 

而对于很多喜欢这一作品的成年白领来说,他们更看中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间的文明彼此敌对,追求互相摧毁。这是人类社会丛林法则的太空版,《三体》也因此成为科幻版的《狼图腾》,因为宣扬在文明社会里难以见到的野性、征服和战斗而受到欢迎。
 

王晋康成名早于刘慈欣,他对科技进步的关注更为现实。早在2001年,王晋康就创作出反映转基因题材的《替天行道》,而这个话题成为社会热点,几乎要等到十年以后。王晋康因创作《生死平衡》,提倡医学新技术而引发广泛争论。王晋康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广泛,其中有不少作品在科技如何影响社会这个话题上走在科幻文学,甚至文学界前面。
 

何夕是四川作者,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作科幻。他和刘慈欣类似,将基础科学概念形象化,构成故事背景和情节。最近发表的《伤心者》则体现了何夕对现实的关注。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不得志的理论科学家,他没有能力争取到科研经费,只好靠母亲下岗的补贴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许多年后,科学家翻到这本被尘封的资料,发现它是改变人类科学的重大发现。在主人公身上凝结着不少科学工作者的无奈。
 

郑军同样以关注科技改变社会这个话题著称。他的代表作《决战同温层》,描写了人文学者与科技工作者之间激烈的冲突,其中不少争论内容引自当年“人类是否敬畏自然”的网络争鸣,作品也预示了最近几年崔永元和柴静这样些文化人对科技的批判行为。
 

这个时代掘起的作家除刘慈欣外,其他人的名字可能还只是在科幻圈里,但随着科幻的影响逐渐扩大,他们必然成为大众作家。

 


 

 

《三体》之后,中国科幻文字题材更加多样,风格更加多变。王咏刚在《镜中千年》里,描写了一个科技停滞的世界。科学家发现了信息直接影响物质世界的规律,为防止世界毁灭而让科技停留在二十世纪。
 

武汉作者胡行出版了《从历史到想象》,是国内少见的“蒸汽朋克”科幻作品。前者描写1900年在武汉举办的航空飞行器大赛,中国人先于莱特兄弟让飞机上了天,后者描写八国联军侵华时在天津近郊发现的地貌怪坡。胡行在用科幻写历史方面进行了尝试。
 

河南作者刘相辉(紫龙晴川)出版了5卷本科幻小说《幽灵水母》,则将背景置于1亿年后的海洋时代,以这样的背景描写一颗压抑许久的灵魂在绝望地抗争。作品中异境的描写之生动、细节之丰富,为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品所罕见。
 

天津作者刘健则在《带我回地球看流星》中,(贵州大学出版社),描写了2529年人类进入星际社会后的战争。这部小说连同以前出版的《危险使命2529》,共同构筑出宏伟的太空背景。
 

山西作者张晶晶花10年时间创作的科幻小说《宇宙通鉴》得以出版,融合了科幻、历史和神话,架构十分庞大,构成独立的宇宙系统。单是这个篇名就透露着作者的雄心。
 

其他优秀作品还有重庆作者萧星寒的《炭铁之战三部曲》,郑军的《人形武器三部曲》等。吴信才《第三个太阳》、《病毒纪元》、《清洗人类》等。
 

另外,这几年一些畅销小说虽然没有标注“科幻”,却使用了科幻元素。比如蔡骏的一些作品,《藏地密码》,《特工艾米拉》等,都把科幻元素当成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将来,一些被忽视的科幻亚类型也会得到发展。首先是军事科幻,即探讨军事技术或者军事战略未来发展的作品,中文代表作有《珊瑚岛上的死光》《末日之门》等,最近则很少出现。
 

其次是探险科幻,即以户外探险或科学考察为题材的科幻作品新锐科幻作家陆扬打造的《少年奇境探险系列》,就是此领域的新尝试。
 

最后是社会科幻,不是指《1984》那类政治隐喻作品,而是真正剖析某个社会问题的科幻作品。国外有描写人口爆炸的《站在桑给巴尔岛上》,描写医疗行业吞蚀社会财富的《不朽的人》。中国还缺乏这方面的作品。不过,空白即是增长点,文学也不例外。

 


 

 

 

科技进步改造人类社会是个宏大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对文学艺术的冲击也是十分广泛的现象,科幻只是被这个历史进程激起的一朵浪花,它对主流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只要是经历过八十年代的文学爱好者,都知道那时候主流文学的热闹,也会知道以后的大滑坡。当文学不再关注社会热点,退回到文体实验,或者自我表现中去后,必然会被社会大众忽视。而科幻恰恰相反,它抓住了社会的一个热点,那就是科技进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个热点以后必然会越来越热。
 

其实,主流文学和影视界不可能置身事外,只是还不知道怎么表现这些话题。从九十年代的电视剧《起步停车》,到刘震云原创,冯小刚改编的《手机》,再到新近的《搜索》、《微爱》,一些艺术家已经对某种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变革进行了表现。而《万物生长》则代表着理工科背景的作家描写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尝试。无论是主题还是情节架构,这些作品与科幻只有一墙之隔。
 

所以,即使不创作科幻,不发表科幻,不研究科幻,主流文学工作者也可以从科幻文学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它独特的主题,这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话题,离开这些话题的文学艺术很容易被边缘化。
 

文学正在向科学靠拢,出发于科学的科幻文学也正在迈向文学舞台的中心。 


评论信息:
姓名: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看不清楚?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京ICP备2021017565号-1

版权所有 © 2013    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政企网

客服: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电话:1991015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