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军
科幻不一定非要是小说或者故事片,非叙事科幻正在兴起。它们既不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也不是学术专著,或者科教片,这些作品直接表达人们对科技和未来的畅想。
现代科学已经高度专业化,一个科学设想如果没正式立项,没筹措到经费,没组织研究队伍,没有实际研究,最终成果也没发表在专业媒体上,它就不被承认是正式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科学家的许多想法并不能转化为实际课题。大家只好直接用文字开脑洞,进行科学畅想。
工程师们也喜欢作概念设计。有的建筑师会设计高达千米的巨厦,有的海洋专家设计海洋城市,最近几十年内,它们几乎都不可能被建设。这些设计只体现工程师的兴趣和志向。
非叙事科幻由来已久。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就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介绍他的“花园城市”构思。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曾经撰文设想外星人通过基因方式向地球送来生命种子。
科教片领域新近出现的“What it”题材,也是典型的非叙事科幻,《人类毁灭之后》就是代表作。在中国,CCTV10拍摄《飞向火星》,探讨人类移民火星的前景,也是没有情节的非叙事科幻。
这类科幻既不需要实证,也不需要引入人物情节。门坎既低于正规科学研究,也低于正式的科幻小说创作,可以成为大众普遍积极参与的智力游戏。
在很多科普平台上,非叙事科幻早就与讲确定科学知识的传统科普作品混在一起,甚至占到几分之一版面。这样编排,很容易让不熟悉科学运作的读者误以为它们属于真实的科学研究。最好的作法就是把它们标注为非叙事科幻,放入科幻范畴内展示。
这些年,笔者接触到各行各业不少专家。他们对科技和社会未来有深入的思考,对科幻也很感兴趣。但是术业有专攻,如果让他们写科幻小说,则勉为其难。而如果建设专门的非叙事科幻平台,让他们直接把科幻创意写出来,思路比科幻作家要广阔得多。
把非叙事科幻放入科幻平台展示,也会给叙事科幻提供更多素材。国内很多非叙事科幻题材,比如“克隆人如何改变人类伦理”、“三峡大坝是否导致川渝两地旱灾”、“朔天运河设想”等等,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际快帆》,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宇宙的光荣》,都是典型的非叙事科幻出版物,只是被包装成科普读物。前者出自宇航界专业人士之手,后者由十几位科幻作家联合创作。
非叙事科幻设想了很多未来场景,比如发表《文明冲突论》的亨廷顿。曾经在专著中虚构中美战争。内容之复杂堪比乔良的《末日之门》。只不过没有人物情节,不是小说。
从产品形式和渠道来看,非叙事科幻仍然是图书或者记录片、科教片。制作的产品仍然要通过传统书店或者播放平台。但它们题材广泛,可以吸引更多非科幻消费者。它们也有强烈的话题性,能吸引媒体的关注。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京ICP备2021017565号-1
版权所有 © 2013 北京正负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政企网